以太网帧格式是用于在以太网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标准格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帧起始符(Preamble)和帧定界符(Start Frame Delimiter):它们组成了帧的前导码,用于告知接收方一条新的数据帧即将到来,为接收方同步时钟提供时间基准。
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和源地址(Source Address):它们指示了数据包发送和接收的设备MAC地址,用于确定数据包从哪个设备发送出去、将其传送到哪个设备,并进行后续的处理。
802.1Q VLAN标记(Optional VLAN Tag):这是一个可选项,如果启用该选项则会在以太网头部添加4字节的VLAN标记信息。该标记用于标识不同VLAN之间的流量。
类型/长度字段(Type/Length Field):它指示了上层协议类型或者表示整个以太网帧长度。当数值小于等于0x600时,表示该字段表示整个以太网帧长度;当数值大于0x600时,则表示该字段指明上层协议类型。
数据(Data Field):这是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内容,在以太网中通常限制最大MTU为1500字节。
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该字段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通过CRC算法对整个以太网帧进行计算,接收方可以通过校验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以太网帧格式中各部分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前导码和定界符用于同步时钟、提供时间基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用于确定数据包从哪个设备发送出去、将其传送到哪个设备;VLAN标记用于标识不同VLAN之间的流量;类型/长度字段指示上层协议类型或者表示整个以太网帧长度;数据字段为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内容提供容器;校验序列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