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路由表示例,这个表展示了不同目的地址和对应下一跳的关系。
路由表示例
网络目标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 | 接口 |
---|---|---|---|
0.0.0.0 | 0.0.0.0 | 192.168.1.1 | eth0 |
192.167.1.0 | 255.255.255.0 | 192.168.x.y | eth0 |
10.0.0.0 | 255.255.255.0 | 10.1.1.1 | eth1 |
172.16.x.x | 255.240.0.0 | 172.x.y.z | tun0 |
192.168.x.x | 255.255.255.xxx | - | local |
示例解释:
第一行:这条规则指的是默认路由(
default route
),任何不在其他网络范围内的流量都会通过eth0
接口发送到192 .168 .1 .1
的下一跳。第二行:当目的地址为
192 .167 .1 .x
的包会通过eth0
从192 .168 .x .y
(局域网网关)路由出去。这里假设y
是有效的下一跳地址。第三行:所有目的地为
10 .0 .x .x
的包将通过接口eth1
路由到下一跳地址10 .1 .1 .1
。第四行:用于私有网络,目标范围内的所有数据包将转发至相应的虚拟隧道接口(例如 VPN)。
第五行:这通常代表本地设备接收的数据,可能没有下一跳,只需要处理这些数据包。
查看当前路由表
您可以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当前路由表:
ip route show
或者使用:
route -n
这样可以帮助您了解系统如何处理不同目的地址的数据包,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路由出去的。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