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请详细介绍三种方式是如何打通隧道实现不同节点间的设备进行通信的

  1. GRE(通用路由封装协议):
  • 隧道建立: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建立GRE隧道,可以通过静态配置或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BGP)来实现。
  • 封装:源节点将原始IP数据报封装在GRE头部中,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发送到隧道的目标节点。
  • 解封:目标节点接收到封装的数据包后,解析出原始IP数据报,然后交付给上层网络进行处理。
  1. VXLAN(虚拟扩展局域网):
  • VXLAN网络标识符(VNI)分配:为每个VXLAN创建一个唯一的VNI,用于区分不同的虚拟网络。
  • VTEP学习:每个VXLAN终端点(VTEP)会学习其他VTEP与其关联的MAC地址和对应的远程VNI信息。
  • 封装:源VTEP根据目标MAC地址查找相应的远程VTEP,并使用UDP封装将原始以太网帧加上额外的VXLAN头部,其中包含了目标VNI和源、目标IP地址等信息。
  • 传输:经过封装后的数据包被发送到底层物理网络,在传输过程中保留UDP头部和IP头部,确保可达性。
  • 解封:目标VTEP接收到VXLAN数据包后,根据目标VNI解析出原始以太网帧,并将其交付给对应的虚拟网络。
  1. IPsec(Internet协议安全性):
  • 安全关联建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建立IPsec安全关联(Security Association),包括加密算法、认证算法、密钥等信息。
  • 封装和加密:源节点使用IPsec在原始IP数据报上添加安全头部(Security Header)和尾部(Trailer),并进行数据加密,保护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传输:经过封装和加密后的数据包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保证了隧道内的数据被保护。
  • 解封和解密:目标节点接收到经过IPsec封装的数据包后,根据安全关联配置对数据进行解封和解密操作,恢复为原始的IP数据报,并将其交付给上层网络处理。

以上三种方式都是通过在底层网络上创建隧道来实现不同节点间设备的通信。GRE主要通过增加GRE头部来封装数据;VXLAN使用UDP封装增加VXLAN头部;而IPsec通过添加安全头部和尾部来提供额外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认证功能。每种方式都有自己适用的场景和特点,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隧道协议。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dn.0voice.com/?id=2975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