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for (i = 0; i < num_recv; i++) { struct rte_ether_hdr *ehdr = rte_pktmbuf_mtpd(mbufs[i], struct rte_ether_hdr*); if (ntohs(ehdr->ether_type) == RTE_ETHER_TYPE_IPV4) { struct rte_ipv4_hdr *iphdr = rte_pktmbuf_mtod_offset(mbufs[i],

这段代码是在处理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包。首先,它使用 rte_pktmbuf_mtpd() 函数获取收到的数据包的以太网头部指针,并将其赋值给 ehdr 变量。然后,通过检查以太网帧中的 ether_type 字段是否为 IPv4 类型(RTE_ETHER_TYPE_IPV4),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IPv4类型的数据包。

如果是IPv4类型的数据包,代码继续提取 IPv4 头部信息。使用 rte_pktmbuf_mtod_offset() 函数可以获取指向 IP 头部起始位置的指针,其中参数 sizeof(struct rte_eth_hdr) 表示从以太网头部之后开始计算偏移量。

接下来,代码检查 IP 数据报中的协议字段 next_proto_id 是否为 IPPROTO_UDP,即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 UDP 协议。

若是UDP协议,则通过结构体指针运算找到 UDP 头部结构 rte_udp_hdr 的起始地址,并计算出 UDP 数据报长度(dgram_len)。最后,将 UDP 数据报内容末尾设置为’\0’字符。

这段代码大致是对收到的网络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具体处理逻辑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一步分析才能确定。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dn.0voice.com/?id=2567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