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switch (config.delivery_mechanism) { case CLIParser::DeliveryMechanismKind::INTRA_PROCESS: { // No transport needed, but at least a transport needs to be declared to avoid participant creation failure pq...

这段代码是一个用于配置不同传输机制的 C++ 代码片段。它通过 switch 语句根据 config.delivery_mechanism 的值来设置不同的传输方式,主要针对实时通信或数据共享场景。下面逐一解释各个部分:

  1. INTRA_PROCESS:

    • 不需要任何运输机制,但必须声明至少一种运输,以避免参与者创建失败。
    • 设置内进程交付类型为 INTRAPROCESS_FULL
  2. SHM (Shared Memory)DATA_SHARING:

    • 创建一个共享内存传输描述符,并设置其段大小。
    • 将该共享内存传输描述符添加到用户自定义传输列表中。
  3. LARGE_DATA:

    • 使用内置的“大数据”传输。
    • 调用 setup_transports 方法以配置此传输。
  4. TCPv4:

    • 创建一个 TCPv4 传输描述符并进行配置。
    • 设置发现协议的租约持续时间以及其他网络参数。
    • 配置 IP 地址和端口号(默认为 127.0.0.1:5100)。
    • 添加相应的 locators 到元流量单播定位器列表和默认单播定位器列表中。
    • 将 TCPv4 描述符添加到用户自定义传输列表中。
  5. TCPv6:

    • 与 TCPv4 类似,只不过处理的是 IPv6 地址(默认为 ::1:5100)。
  6. UDPv4 和 UDPv6:

    • 分别创建 UDPv4 和 UDPv6 传输描述符,并将它们添加到用户自定义传输列表中。
  7. default:

    • 如果没有匹配任何情况,则使用内置的运输机制。

总结

整个结构允许灵活地根据提供的配置选择合适的数据交付机制,支持多种运输协议(如 TCP、UDP、共享内存等),并且在不同情况下为 QoS (Quality of Service) 设置适当的参数。这在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或高性能计算环境中特别重要。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0voice.com/?id=7772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