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rte_hash_lookup_data()
的第三个参数是一个指向指针的指针,用于返回查询结果中key所对应的数据。因此,在调用该函数前需要定义一个指针变量,并将其地址作为第三个参数传入。
在你的代码中,结构体变量value
已经被初始化,并且存储了一些数据。如果要将这个结构体变量存储到哈希表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先将value转换成ipv4_route_hash_value*类型的指针
struct ipv4_route_hash_value *ptr = &value;
// 将ptr作为数据插入哈希表
int ret = rte_hash_add_key_data(h, &key, ptr);
if (ret < 0) {
// 插入失败
}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首先通过 &value
获取到结构体变量 value
的地址,并将其赋值给 ipv4_route_hash_value*
类型的指针变量 ptr
。
接下来,我们调用函数 rte_hash_add_key_data()
将 key-value 对添加到哈希表中。其中第二个参数传入了key的地址,第三个参数则传入了data的地址(ptr
)。由于data是一个指向指针的指针类型,因此需要传入 &ptr
(即取得ptr这个指针变量本身在内存中存储的地址)。
如果添加成功,则该 key-value 对会被保存到哈希表中,并可以通过 rte_hash_lookup_data()
函数来查询和获取其对应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