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tcp连接收发数据的时候,我注意到数据包中只有源端口和目的端口,那么如何确认原ip和目的ip呢

在TCP通信中,源IP和目的IP的确认是通过IP层(网络层)实现的,而非TCP协议本身。以下是详细解释:


1. TCP与IP的分层协作

  • TCP协议(传输层):仅处理端口信息(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确保数据准确传递到应用层的具体服务。
  • IP协议(网络层):负责封装源IP和目的IP地址,实现主机到主机的寻址。

当数据包经过网络时:

  • 发送端:TCP头部(含端口)被封装在IP数据包中,IP头部包含源IP和目的IP。
  • 接收端:先由IP层解析出源/目的IP,再交由TCP层处理端口信息。

2. 抓包示例分析

通过工具(如Wireshark)抓取一个TCP数据包时,你会看到分层结构:

   Ethernet帧头 | IP头部 | TCP头部 | 数据
               ^          ^
               |          |- 源端口/目的端口(TCP)
               |- 源IP/目的IP(IP层)
  • 实际数据包中一定包含IP信息,可能是你观察的工具只显示了TCP层的字段。

3. NAT场景的特殊性

若通信经过NAT设备(如路由器),会发生地址转换:

  • 内网主机:发送时源IP为私有地址(如192.168.1.100)。
  • NAT设备:将源IP替换为公网IP,并维护映射表。
  • 对端主机:看到的源IP是NAT的公网地址,而非原始内网地址。

4. 如何验证?

  • 命令行工具

     # Linux/macOS
     tcpdump -i any tcp port 80 -vv
    
    
     # Windows (需安装Wireshark或tcpdump)
     wireshark
    

    抓包结果会明确显示完整的五元组:`{源IP:源端口, 目的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n.0voice.com/?id=8275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