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net II 是一种网络协议,通常用于局域网(LAN)中,以太网帧的格式定义。它是以太网的一种版本,在802.3标准推出之前被广泛使用,并且仍然在许多网络环境中得到应用。
Ethernet II 的主要特点:
帧结构:Ethernet II 帧的基本结构包括:
- 前导码(Preamble):7个字节,用于同步。
- 开始帧定界符(Start Frame Delimiter, SFD):1个字节,标识帧的开始。
- 目标 MAC 地址:6个字节,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
- 源 MAC 地址:6个字节,发送设备的物理地址。
- 类型字段:2个字节,指示上层协议(如IPv4、ARP等)。
- 数据有效载荷:46到1500个字节,实际传输的数据。
- 填充:可选,以确保最小帧长度为64个字节。
- 循环冗余检验(CRC):4个字节,用于错误检测。
MTU(最大传输单元):Ethernet II 的最大有效载荷通常为 1500 字节。
协议类型字段: Ethernet II 使用类型字段来指示上层协议,与IEEE 802.3不同,该标准使用长度字段来表示数据部分的长度。这使得 Ethernet II 能够更灵活地支持不同的上层协议。
用途
Ethernet II 被广泛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在家庭和办公室环境中。其简单而高效的设计使其成为 LAN 通信的主流选择之一。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以太网或其他相关主题的问题,请告诉我!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